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新媒體與新聞報導
News Reporting Vs. New Media 
開課學期
100-2 
授課對象
學程  傳播學程  
授課教師
陳彥豪 
課號
JOUR7073 
課程識別碼
342 M2890 
班次
 
學分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一A,B,C,D(18:25~22:00) 
上課地點
新聞401 
備註
新聞所學生優先;
限學士班四年級以上
總人數上限:20人 
Ceiba 課程網頁
http://ceiba.ntu.edu.tw/1002newmedia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臺灣地區的新聞產業近年來面對嚴峻的挑戰:產業價值鏈偏差發展、專業文化在夾縫中掙扎、專業傳統出現傳承危機…導致本地新聞品質每況日下,新聞從業人員職業形象低落(記者與狗仔幾乎同義!)、第四權未得到有效執行,而第四權的墮落終將危及國家民主與文明的發展。

在前景一片灰暗的現實中,「新媒體發展」是媒體產業目前所看到的少數曙光之一。「新媒體與新聞報導」課程,便是因應此需要而設置。

「新媒體與新聞報導」承襲臺大新聞研究所創所以來的核心特色,講求「在作中學」、「以創新思維、求知與務實的態度面對(社會�產業)問題,提出可能的解決之策」。在這個精神之下,本課程盼望以循序漸進的方式,在教學相長的情境設計中,讓同學認識「新媒體」與「新聞報導」之間的可能性,同時親身體驗「新媒體」的運作。 

課程目標
本課程盼望能幫助同學達到以下目標
一、認識「新媒體」在新聞產製上現有的參與型式。
二、認識「新媒體」目前與「新聞產業」間的互動(這其中包括商業模式)。
三、學習「新媒體」內容產製上的初級技術。
四、在課程中與其他同學組成團隊,共同研討新媒體在「新聞產製」上的下一個可能性,同時讓這些可能性在實習平台上實現。
五、從個人的競爭優勢出發,找到自己未來在新聞產業中的特殊價值與定位。
 
課程要求
本課程全面依產業情境實行「專案管理」。同學需參與新聞所「新媒體實驗平台」的經營。

為達到與世界趨勢接軌的目標,本課程約有30%的上課內容為英文情境,但授課教師會在課堂上作英文內容的講解。

評量方式:
(一)平時上課表現(出席情況、學習態度、隨堂報告與參與討論之品質等),30%
(二)二份企劃書(分「期前」、「期中」兩次,每個學生個人提出之新媒體創意企劃書),30%
(三)實驗平台作業表現,40%
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另約時間 備註: 每次授課都安排有實習時間,同學若有討論的需要,可利用實習時間執行。除此之外,學生也可約另外的時間面談。 
指定閱讀
上課前兩周公布。 
參考書目
(一)New Media: The Key Concepts, by Nicholas Gane and David Beer (2008)
(二)Communication Revolution: Critical Junctures and the Future of Media, by Robert Waterman McChesney (2008)
(三)What Would Google Do? by Jeff Jarvis (2009)
(四)《網路新聞學:新媒體的應用實務與展望》, by James Glen Stovall University of Alabama, 五南 (2006)
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
No.
項目
百分比
說明
1. 
平時上課表現 
30% 
出席情況、學習態度、隨堂報告與參與討論之品質…等等 
2. 
二份企劃書 
30% 
每位學生以個人身份提出二份「新媒體創意」企劃書(詳情會於第一次上課時說明)第一份企劃書於開課後第三周提出;第二份企劃書於期中考期間提出。 
3. 
實驗平台作業表現 
40% 
新聞能力、創意、技術能力、個人工作品質、與團隊的協調能力、領導能力…等等。 
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2/20  課程簡介
(一)當前傳播重要議題:新媒體。
(二)課程介紹、課程與「實驗平台」建置之互動。
(三)課程內容討論(課程可以依學生的需要,執行補入或分量加重)。
(四)「實驗平台」計劃:計劃介紹。
(五)課後作業(讀書報告):當前新聞媒體困境。 
第2週
3/05  新媒體最趨勢概述:市場訊息 vs. 實際發展
(一) 當前傳統媒體的困境(重點:新媒體是否可提供答案?)。
(二) 新媒體的發展趨勢。
(三) 在新聞應用上,新媒體的幾項重要趨勢。
(四) 「實驗平台」計劃:媒體設計(SWOP and More)與市場 (1/3) 
第3週
3/12  傳統新聞媒體之新媒體發展 (1/2)
主要的課程內容是「平面新聞媒體的新媒體發展」案例賞析,學習重點為:
(一)媒體定位與品牌價值。
(二)服務設計。
(三)介面與資訊動線設計。
(四)組織設計。
(五)「實驗平台」計劃:媒體設計(SWOP and More)與市場 (2/3) 
第4週
3/19  傳統新聞媒體之新媒體平台 (2 /2)
主要的課程內容是「影音新聞媒體(包含電視與廣播媒體)的新媒體發展」案例賞析,重點為:
(一)媒體定位與品牌價值。
(二)服務設計。
(三)介面與資訊動線設計。
(四)組織設計。
(五)「實驗平台」計劃:媒體設計(SWOP and More)與市場 (3/3) 
第5週
3/26  產學交流(一):與重要產業代表高峰對話
執行方式:參訪二家產業代表(初規劃為一家平面媒體集團,一家影音媒體集團);或邀請具代表性的從業人員來課堂上與學生交流。 
第6週
3/29  社群應用與互動 (1/2)
主要的課程內容是「網誌」、與「綜合網誌」在新聞傳播上的應用,重點為
(一)媒體定位與品牌價值。
(二)服務設計。
(三)介面與資訊動線設計。
(四)「實驗平台」計劃:社群與互動元素討論 (1/2) 
第7週
4/05  社群應用與互動 (2/2)
主要的課程內容是「微網誌」在新聞傳播上的應用,重點為
(一)媒體定位與品牌價值。
(二)服務設計。
(三)介面與資訊動線設計。
(四)「實驗平台」計劃:社群與互動元素討論 (2/2) 
第8週
4/12  「線上民主與新媒體」專題
主要的課程內容為:
(一)新媒體為「線上民主」所提供的工具、各種應用的可能性、與科技上的限制。
(二)新媒體在「線上民主」上的應用案例:各案例的成功之處、與實作中所學到的教訓。
(三)「實驗平台」計劃:線上民主元素的導入。 
第9週
4/19  「公民新聞」專題
主要的課程內容為:
(一)「公民新聞」的定義與界線。
(二)「公民新聞」的案例賞析:各案例的成功之處、與實作中所學到的教訓。
(三)「實驗平台」計劃:公民新元素的導入。 
第10週
4/26  產學交流(二):與重要產業代表高峰對話
執行方式:參訪二家產業代表(初規劃為二家在社群經營上有特色、有口碑的「線上社群」或「公民新聞」經營者);或邀請具代表性的從業人員來課堂上與學生交流。 
第11週
5/03  「實驗平台」工作坊 (1/3)
執行方式:在學生了解「新媒體」的主要發展面向、各面向之「可能性」與「限制」之後,在課堂上導入「創新育成」概念,請學生分組提出「實驗平台」的建置計劃。授課者並將以VC(創投)角度評估其計劃品質與可行性。 
第12週
5/10  「實驗平台」工作坊 (2/3)
執行方式:整合各組意見,師生一起規劃出屬於「台大新聞所」的新媒體新聞實驗平台。除了平台服務的設計外,本周另外的重點為:
(一)人力資源與組織設計。
(二)工作流程設計。
(三)校內資源評估與導入、校外資源評估與導入。 
第13週
5/17  「行動平台」趨勢專題
主要的課程內容為:
(一)「行動平台」在新聞傳播上所提供的各種應用的可能性、與科技上的限制。
(二)「行動平台」的應用案例:各案例的成功之處、與實作中所學到的教訓。
(三)「實驗平台」計劃:實作執行校內資源與校外資源導入 (1/2)。 
第14週
5/24  新媒體營運專題:新商業模式(「連結經濟」與「微經濟」)
主要的課程內容為:
(一)「新媒體」營運之「新商業模式」介紹。
(二)重要觀念介紹:「連結經濟」與「微經濟」。
(三)「實驗平台」計劃
1. 以「實驗平台」為例,請同學找出可行的商業模式。
2. 實作執行校內資源與校外資源導入 (2/2)
 
第15週
5/31  新媒體營運專題:「新媒體」管理 (1/2)
主要的課程內容為:
(一)重要觀念介紹:「企業管理」 vs. 「媒體管理」;「媒體管理」 vs. 「新媒體管理」。
(二)重要觀念介紹:「新媒體設計」與「新媒體管理」的互動。
(三)「實驗平台」計劃:請同學訂出「實驗平台」的管理制度 (1/2)。 
第16週
6/07  新媒體營運專題:「新媒體」管理 (2/2)
(一)重要觀念介紹:量化管理趨勢與新媒體組織設計。
(二)重要觀念介紹:量化管理工具介紹、與「質 vs. 量」的平衡。
(三)「實驗平台」計劃:請同學訂出「實驗平台」的管理制度 (2/2)。 
第17週
6/14  「實驗平台」工作坊 (3/3)
執行方式:導入基礎媒體管理概念,對實驗平台運作流程進行修正→文件製作、檢討
(一)人力資源與組織設計。
(二)工作流程設計。
(三)校內資源評導入成效估、校外資源導入成效評估。